0251 完美的弧线1

约翰.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古镇幽魂最新章节!

    0251《千古一帝半个妃》完美的弧线1

    作为大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嬴政业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帝国之版图所有已知的疆域,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那么完整宏大,他已经超越了所有前人,包括三皇五帝,而在今后的岁月里,他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超越自己......

    还是那句话,眼见起高楼,眼见宴宾客,眼见宾客散,眼见楼已塌...,嬴政自认为他超越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他幻想着帝国永存,龙体不朽,所以刻石头为凭,一没有立皇后,二没有立太子,严重缺乏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以致于数年后大秦帝国之巨轮轰然沉没。

    请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寻仙探访蓬莱三岛,以及清姐姐留下的仙丹还是没有留住这位千古一帝之龙体,作为大秦帝国的始皇帝,在这八年里遭遇了两次暗杀,一次是在东巡洋武博浪沙,张良与力士手持一百二十斤的铜锤,自高处狙击嬴政车队,嬴政命大,只是误中副车,另一次是微服夜访咸阳,路遇群贼,幸好随身武士神勇,血战杀贼,这才得以平安脱身。

    当然,始皇帝绝不会因为两个小插曲而放弃对巡游天下的热衷,嬴政四次大规模出巡,立碑称功,封禅泰山,刻石颂德,天下人间之神,他嬴政离得很近了,他要成为天上之神,他的意志无人能阻挡,此时,清姐姐的六颗丹丸早已告罄,嬴政除了命徐福东渡蓬莱三岛之外,还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嬴政四十九岁那年,开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次出巡,为了维持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始皇帝带上了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则留守咸阳皇城,其他的陪同人员有中车令太监赵高,上卿蒙毅还有和美貌胡姬生的小儿子胡亥,其时,胡亥年方二十,就是这几个留在身边陪伴他的人后来彻底改变了大秦的走向。

    浩浩荡荡的车队到达会稽郡,道旁观者人头攒动,天子驾临,无不一睹龙颜为幸,人群中有一年轻男子,其貌轩宇,见嬴政车队经过,大声说道:“彼可取代也!”傍边有一人急掩其口,轻声道:“毋妄言,将灭族矣!”掩口其人是项梁,而这个口出狂言的年轻人正是日后气拔山河的西楚霸王项羽,此时项羽年方二十有二。

    嬴政这次巡游历时数月,旅途劳顿,高大伟岸的嬴政居然病倒了,身边的御医一看,始皇帝其实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求,又不好实说,只能委婉的说:“陛下上应天心,或当非愚人所及!”嬴政闭目长叹曰:“人有病,天知否?”那御医说:“天人虽两隔,然诚心告祝,必可上达天听,一旦邀得神佑,陛下自当痊愈!”

    于是嬴政命上卿蒙毅飞奔雍城,还愿山川,雍城为秦国故都,也是嬴氏所谓龙兴之地,好好的求神拜祭,上卿蒙毅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他比李斯小了很多,官衔也小,他斟酌着对前来送行的李斯说:“臣将去,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李斯应允说:“上卿但言无妨!”蒙毅长叹一声说道:“以臣之见,始皇帝恐怕来日无多了,如果皇帝驾崩于路途,丞相当提防赵高为乱!”李斯一想,赵高乃是自己死党,何惧之有?

    李斯笑道:“看来上卿对赵高这人还是成见太深,赵高,阉宦也,何足挂齿?君侯此行,当心无旁骛,一片赤诚,为皇帝请命,不应为此事分神自忧!”蒙毅轻车从简,自可快马加鞭,而嬴政的出巡队伍庞大无匹,自然只能缓缓而行,当车队行至沙丘平台,始皇帝病情越发沉重,只好安营扎寨,还好,有当年赵武灵王留下了一个行宫在此。

    嬴政一生从来忌讳谈死亡两字,李斯是个明白人,哪敢现在向嬴政提起他的后事如何如何,册立太子的事更是不敢提及,光阴在子夜流逝,偌大的沙丘行宫内,有三间屋子灯火不息,而三间屋子里的主人也各有怀抱,嬴政缠绵于病榻,奄奄一息,就像这烛火,随时有可能熄灭;李斯忧心忡忡,时刻待变;赵高则仿佛大难临头,焦虑难眠,他的野心更大更远。

    这里先说说赵高其人,嬴政一直叫做小高子的赵高,此时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这个赵高的名义父亲是赵国王室的远亲,已经是很远的亲戚了,几乎变成了与平民无异,赵高的父亲在和他母亲新婚后不久就犯了调戏民女罪,被阉割了,母亲则被收为官家奴卑,他母亲颇有几分姿色,说话谈吐轻浮,行为放纵,所以赵高和几个弟弟,都是只认得母亲大人,父亲是谁,只能凭街头巷尾的猜测了,其实赵高与赵氏宗族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说白了,赵高和《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一样,混迹于母亲迎来送往的客人之中长大,但又和韦小宝不同,韦小宝是个假太监,而赵高可是名师动的刀子,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太监,不知何故,嬴政居然很喜欢使唤小高子,大概他小高子,脑袋瓜子好使,嬴政居然使唤起来特别得心应手,先是让他做中车令,最近几年又做了胡亥的老师。

    即使赵高年少时自己染指楚贵妃,将一个娇滴滴的楚贵妃硬是弄的鲜血淋漓,然后嫁祸于神童小甘罗,犯了死罪,但嬴政却念着小高子平时的种种好处,只是打了几十棍子,将其赦免了,那时候,蒙毅是个主审官,大王嬴政出尔反尔,让蒙毅非常愤懑,无奈,大王金口一开,不理解也得执行。

    虽然,当时蒙毅也是年少气盛,即使无奈放了赵高,但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在嬴政面前据理力争,道:“赵高之罪,依法必死,一个阉人,枉臣也,焉可久留于陛下左右?”嬴政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君欲杀赵高,待我百年之后,呵呵!”嬴政话说到这份上,蒙毅也不好再多言了,赵高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赵高对蒙毅是又恨又怕,虽有心报复,却无奈蒙氏家族一直受到嬴政的高度信任,这个赵高简直是个人精,后来不但不敢对蒙毅向大王进谗言,反而时常违心的在嬴政面前说他的好话。

    话说回来,如果赵高死在嬴政前面,说不定是个寻常宦官,还不至于酿成帝国之大乱,然而生活没有假设,如果可以假设,那生活又是何等模样呢?话说这赵高政治嗅觉一等一的灵,见嬴政大限快到了,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真是一点儿也没错,对于始皇帝身后的安排,赵高可能比任何人都上心,因为他可能比任何人都更加急于知道嬴政的身后安排,事关他的生死,他如何能不急呢?

    如果公子扶苏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那么蒙氏一族必获重用,那蒙毅必定要旧账新算,赵高必死无疑,如果他的学生胡亥被立为太子,以胡亥对他赵高的信赖和倚重,则他的性命不但无虞,而且说不定还富贵百倍于今日呢!

    赵高披衣出望,天犹未亮,夜漫漫以悠悠兮,何此夕之恒长?他的命运是大喜还是大悲,全在于嬴政的后事安排,可是嬴政对于他的后事始终秘而不宣,韦莫如深,赵高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借句说书人的口头禅聊以自嘲:欲知后事如何,下回自有分解。

    沙丘乃是一座古老的行宫,年久失修,荒凉寥落,杂草丛生,园林凄凄,环绕行宫的小河犹在,曲折呜咽,犹如一个怨妇,而在这破败的宁静之中,总仿佛潜伏着什么,让人莫名的不寒而栗。

    嬴政已经昏睡了几天,有道是英雄也怕病来磨,短短数日,颧骨已经突出,迷迷糊糊的时间比清醒的多,当他再次从噩梦中苏醒过来,举目四望,满脸迷茫,问一旁值守的宦官道:“这是何处?”“回陛下,这里是沙丘行宫!”宦官恭敬的答道。

    嬴政“呃”了一声,他对赵国的历史非常熟悉,沙丘行宫,是赵武灵王的行宫,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世英雄,最后却被自己的大臣们困在这行宫之中,足足困了三个月,直到活活饿死,而此时此刻,我嬴政恰巧也困在这个行宫,说不定他所躺的屋子正是当年赵武灵王死去的屋子,一念至此,嬴政居然泪流满面,喟然叹道:“莫非天意?”

    现在,千古一帝嬴政不得不承认,他是终究挺不过这一关了,纵然贵为天子,终究是有大去之日,在这残破的卧榻之上,他陷入了深深的、全所未有的孤独,这一生,从邯郸到咸阳,从生如草芥的弃儿到锦衣玉食的帝王,无所不能,然而最终无力跨越人神之间的鸿沟,燕燕于飞的少女也会在岁月中脱水变老,凋残逝去,美丽的事物如此,伟大的人物同样如此,帝王的尊贵最终也将消解为粒粒尘埃的卑微。

    嬴政确认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得不要赶紧交代后事,于是唤来赵高,吩咐拟写诏书,赐给正在上郡监军的扶苏,道:“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意思是将军权交与蒙恬,回咸阳主持葬礼,嬴政是口诉,而赵高执笔,听到这里,赵高已是背脊冷汗淋漓,与丧,就是主丧,不问可知,扶苏就是嬴政心目中的接班人,短短的几个字,定下了嬴政的后事,同时也断送了赵高存活的希望。

    赵高一边机械的记录着嬴政的语言,一边因为自身的恐惧而潸然泪下,诏书写罢,嬴政又亲自过目了一遍,命赵高盖上玉玺,将诏书封存,赵高不住的发抖,麻木的完成着嬴政的要求,如果这诏书扶苏收到,那么他赵高彻底死定了,这时,嬴政却突然翻了个身,轻轻补了一句:“诏书暂存,不发!”说完,又自言自语道:“不知蒙毅可到了雍城?”

    可想而知,嬴政还存一丝求生的希望,他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蒙毅祈求上苍、老祖宗保佑上面,他这时候宁愿真的相信,一旦蒙毅到达雍城,祭过故土山川,那他或许就可以逃过一劫。

    嬴政见诏书以准备停当,犹如孩童般的沉沉睡去,赵高见嬴政睡去,藏起诏书准备离去,嬴政却突然惊醒过来,一把抓住赵高,赵高本来还在颤栗,这时更是魂飞魄散,勉强僵硬的转身回头,见嬴政双目大睁,嘴角颤动,好像在说着什么,赵高不得已弯下腰,将耳朵凑到嬴政嘴边,只听到蚊子般微弱的声音:“召丞相,发,发诏书!”

    其实赵高听的清清楚楚,他假装再次俯身倾听,赵高想不明白,在嬴政这一打盹的时间内,究竟梦见了什么,怎么又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发诏书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口谕,对他赵高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个对赵高来说要命的诏书能发吗?于是,赵高拿定主意,准备赌上一把,也许嬴政是回光返照,支撑不了多久了,他假意摆出一副十分困惑的样子,问道:“陛下说什么?微臣听不分明?”

    嬴政努力着,想再重复一边,却是再也有心无力,吐出来的只是气若游丝的轻喘,赵高心中大喜,但表面上却显得很是尽职,不停的催问道:“陛下,陛下,有何口谕?”嬴政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只能吃力的抬起手臂,将手指往门外,手指定格在那里,停顿了一下,慢慢垂下,双眼缓缓闭上,然后再无动静。

    千古一帝嬴政走完了他四十九年的光辉历程,在后世,有人赞颂他,也有人诋毁他,尽管批评者的言辞各异,但至少没有人敢否认他卓越的历史功绩......

    赵高呆立良久,喜悦和恐惧同时降临到他的身上,等到他出窍的灵魂归位,方才慢慢转身,对阶下待命值守的宦官说道:“皇帝驾崩了!”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书友,千古一帝走完了他四十九年的辉煌历程,后事对于嬴政褒贬不一,但无人能否认他的无人能比的卓越历史功绩!诚挚的感谢您收藏、点评、打赏《古镇幽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