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一场好戏2风雨起

爱玲粉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金屋藏猪最新章节!

    贾萱愕然的站在当地,她心里栗氏就是个只会装乖卖俏讨好人。从来没什么主见,只会到处装着老好人,希望别人在得了好处的时候能想起来她,分她点残羹冷炙。栗氏宫里的时间也不短了,还是不红不黑的,看那样子她将来也是没什么大出息。谁知她竟然一反常态对她冷言冷语起来,贾氏气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恨恨的站在当地:“这个人,怎么不妆模作样了!”她到底是脸上难看,怏怏的嘀咕一会才走了。

    “娘娘别生气,贾氏太张狂了。她不过是得了侥幸才能复宠的。这个人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她就忘记了当初她被陛下厌弃,整个宫里谁肯正眼看她一下,若不是娘娘发善心,岂有她的今天。不过是娘娘奉命去上林苑,她就开始发作了。真是个小人!娘娘别和她一般见识,气坏了身体不值得。”佳音知道今天早上娘娘兴冲冲的去给陛下请安,结果连着皇帝面都没见着。她只能跪在寝殿外面,对着里面问安就被打发回来了。娘娘虽然不怎么得宠,可是陛下对着娘娘往日还不错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栗娘娘只在上林苑呆了一个晚上就被陛下遣回来了,当初去上林苑看望陛下得到差事多少人盯着。娘娘好容易得了机会的已经叫人眼红了,娘娘这次回来一定会有人嘲笑。只是没想到竟然是贾氏第一个跳出来,想起来未免叫人寒心。

    栗氏已经完全冷静下来,她心里暗自后悔,自己刚才怎么就被贾氏三言两语被刺激的失去理智,她入宫和别人的心思本来不一样,她对着恩宠打心眼里面不屑的。她本以为自己能淡定的看着宫里的人为了虚无的恩宠和乌眼鸡似得争夺的你死我活,她就像是在看一场大戏,在边上冷眼旁观,心里冷笑这感慨这真是一群傻子啊。可惜栗氏发现自己竟然开始在意起她本来不屑的东西了。这绝对不是个好兆头!

    “好了,你和她计较什么。我们回去吧。”栗氏漫不经心问:“你可是叫人去买那家的香粉了。”

    奴婢已经叫人去了,按着娘娘的吩咐买那个铺子三钱的沉水香,要装的严严实实的。其实娘娘日常不怎么喜欢熏香,宫里的香娘娘嫌弃太浓郁了,还要自己掏钱买去的。出宫一次也不容易,娘娘和补一次多买点。省的来来回回的跑了。出去一次要给看门的不少钱,比买的熏香都贵了。佳音对着娘娘的古怪习惯很费解,宫里的熏香是最好的,可惜娘娘只喜欢外面一个小铺子里面的熏香。宫里的娘娘们都把自己闹的香喷喷的,只有她们家娘娘,不喜欢熏香,只偶然在卧室里面点上一点气味很淡的熏香。

    栗氏看一眼佳音,没说话只是看着远处的山峦出神,半天栗氏才慢悠悠的叹息一声,好像是一个人在沙漠里面走了很远的路,忽然见到自己的目的地在眼前,发出解脱的一声叹息:“我们还先回去吧,就要变天了。”

    佳音莫名其妙的看着远处的天空,明白是很好的太阳,怎么娘娘说要变天呢?

    阿娇在春明殿听着韩嫣的回报:“栗氏回到了未央宫了,她都见了谁,和太后是怎么回覆的?”

    韩嫣偷眼看着皇帝,揣摩着皇帝的心思:“是我叫人一路上悄悄地跟着栗氏,她的车子没停顿直接回了未央宫。栗氏直接去见了太后,她倒是原本的说了,只说陛□体还好可惜精神不耐烦,随便把她打发回来了。太后听着栗氏的话有点不满意,嫌弃栗氏没能得到陛下的喜欢,连面也没见。栗氏倒是没什么特别伤心难过,只安分回去了。”

    阿娇垂着眼皮,信手拿起来妆台上一只金钗:“是么,看样子是我多心了。她一来上林苑就没安分过,不是和成继转着圈子打听消息就是叫身边的丫头在暗处窥探朕的行踪。我正好奇,她一个幽居在深宫的嫔妃怎么对着朕的行踪这么上心。就是前朝的官员们还没她对朕的行踪关心呢。没想到她竟然没了下文,可见是我多心了。可是我总觉得有人在窥探朕的行踪。韩嫣你说朕是不是多心了。”阿娇总觉得她在被人窥探,只是一直没找出来确切的证据,可是她的第六感总是在提醒着她。

    韩嫣抓抓脑袋,暗想着陛下真是的太多疑了:“陛下可能是连日忙于政务太累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休息几天。韩说那边送来消息,娘娘一切安好,陛下放心。其实栗氏那样的后宫嫔妃们都是眼巴巴的看着陛下呢,她们一入宫一辈子的荣辱全在陛□上,对陛下的行踪关心,悄悄的贿赂了陛□边的人,打听陛下的心情喜好,希望博得荣宠,也是人之常情。陛下不用太多心了。栗娘娘端庄稳重,自然不会像那些好事之徒养胡乱嚼舌头的。”

    韩嫣对着后宫里面的门道很清楚,不管是后宫里面什么性格的嫔妃,她们内心其实都是一样的,获得陛下的宠爱,是她们唯一的目的。阿娇叹口气,对着韩嫣说:“至于是你猜得对还是我看的对,且等着日后分晓吧。如果这几天长安里面没别的流言蜚语,就说你对了。匈奴那边还是没动静么?”阿娇答应了刘彻出去,也是为了检验下自己的预感,若是真的有人在窥测皇帝的行踪,她一番表演下来肯定会有皇帝不在长安城的风言风语出来。到时候她顺藤摸瓜就能把窥探她的人抓出来。若是没有,那也就是说自己确实神经过敏了。

    “臣倒是情愿自己输了,那就说明陛□边都是忠诚之士。匈奴那边的动向确实叫人越发的捉摸不透,按着匈奴单于的性子,他吃了大亏肯定要纠集人马尽力反扑的。可是今年匈奴遭遇了雪灾,就连着小股骚扰也没有,真的太奇怪了。最可怕的是前段时间派去匈奴的探子竟然没一点回音。”韩嫣眉头紧皱,心里升起一种不好的感觉。

    “我总是觉得心神不安,你还是防备些好。发六百里加急的文书,责成哥哥关口的守将们要提高警惕。”阿娇吩咐韩嫣不少的事情。

    长安城里面,在靠着鼓楼的西大街上有个不起眼的小铺子,这家铺子对面酒馆老板对着邻居做生意的态度很看不上。平白占着长安城最好的黄金地段,却没把心思放在生意上。若是他经营那个小小的商铺,肯定先把那古怪的点名改了。什么叫做易水商行,听着不响亮还怪里怪气的。接下来就把门面好好地收拾一下,做生意嘛一切都要崭新热闹的,人气才高。再请一个会待客的掌柜的,那个掌柜的那里是做生意的料子,端着一身书生气,说话阴阳怪气,还经常对着顾客翻白眼。那个商铺能撑到现在还开门已经是奇迹了。

    正在酒楼的孟老板靠在柜台上听着自家的活计八面玲珑的迎接客人,看着对面门可罗雀的冷清情形的时候,一个穿着宫内常侍衣衫的人来到了门前。掌柜的见着是宫中的来人立刻笑呵呵的上前迎接。谁知那个小内侍瞥一眼酒楼的掌柜,一转脸直接进了对面的易水商行了。

    孟老板心里生气深深的疑问,他最近闲着,没事就观察对面的邻居家的生意,整整一个月下来易水商行已经一笔生意都没做成!这样下来年地下易水商行肯定要关门大吉的,可是没想到的他们家竟然和宫里做生意的。若是自己和他们套套近乎,是不是也能把自己酿造的酒买进宫里呢?想到这里孟老板对着掌柜的招招手,在他耳边低声的吩咐一番。掌柜的立刻领命而去,可惜掌柜的刚走到易水商行的门前就被他们一个小伙计给轰出来。

    掌柜的平常手下也管着几个伙计,在店里面除了老板也就是他了,忽然被当着大家给了个没脸,掌柜的生气起来,他抱着胳膊气呼呼的说:“来者是客,你们懂不懂啊,我就不能进来看看了!”几个伙计全穿着短打扮,一个个眉眼生冷盯着掌柜一言不发,似乎只要等着一声令下就要上前狠揍一顿那个不识相的人。

    孟老板见状忙着过去,分开了两边的人:“大家有话好好说,莫要伤和气。我们掌柜的也想看看你们家买的什么货色。敢问各位小哥,你们做的是什么生意?”掌柜的在商海沉浮多年,他还没见过这样做生意的人呢。现在看来这家店的来头不小啊。

    几个伙计竟然全是面无表情,也不理会老板缓和气氛的话,只是死死地盯着掌柜的,有人打架了,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这个年头大家都喜欢看热闹。人们立刻围在易水商行门前,伸着脖子看热闹。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来:“不过是一桩小小的误会,我家的伙计们刚从乡下上来,什么规矩也不懂,还请先生别在意。你们退下吧。”

    一个穿着白色衣衫的年轻人站在门口,在场围观的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这那里是一脸市侩狡猾的商人啊,分明是满身书卷气,谪仙一般的读书人啊,孟老板对着眼前的人打量下,态度变得更加柔和起来。他对着那个人深深地一躬:“先生是这家商行的主事先生么?小人是你们对面酒家东主,鄙人姓孟,先生贵姓啊。”

    “飘零之人哪有什么姓名?孟老板叫我江平就是了,小子读书不成才学着做生意,先生不如请进来坐坐,我也好讨教点做生意的窍门可好么?”江平彬彬有礼,嘴角带着和煦的笑意。在场围观的人看出来门道,也觉得没意思都慢慢的散开了,孟老板对着江平拱拱手:“多谢美意,只是眼前是酒楼上座的时候我是在脱不开身。我这个掌柜的没什么心眼子傻乎乎的,先生还是担待着吧。你也是太不小心了,赶紧回去招呼生意去。”说着孟老板拉着掌柜的回去,一边对着江平歉意的笑笑。江平站在门口拱拱手看着孟老板和掌柜的进了酒楼才回身进去了。

    “你这个人做事也还不错,怎么也做出来叫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来。我只是叫你看看他们做什么生意的你和人家怎么打起来了?我看着他们老本不像是蛮横的。你是越发的昏聩了,到底怎么人家了?”孟老板虽然一身富态标准的做生意人的圆滑和狡黠,其实他对着那些读书人却很看重,第一次见到江平,孟老板已经被江平身上书卷气给征服了,下意识的认为肯定是自己的掌柜的办事孟浪,惹人家生气了。

    “东家太冤枉人了,我一只脚还在门外呢,就被他们的活计给扔出来。真是没见过这么做生意的,客人来了不招呼就罢了,还要动手!活该生意不好。东家我怎么能做出来出格的事情!”掌柜的想起来刚才的遭遇也是一头雾水,很无辜的摊手表示自己很冤枉的好不好。

    孟老板嘟囔一声:“都是你的道理,我也不说了。”客人陆续的都来了,孟老板家里有祖传酿酒的秘方,生意自然很好。今年长安城的生意比往年都好,以前匈奴经常来骚扰汉朝的边境,有的时候匈奴的骑兵竟然突破汉军的防线,到了离着长安很近的地方。长安城的而居民们每到冬天就开始惶惶不安,生意自然就不好。可是今年因为大将军韩嫣重创了匈奴人,今年冬天边境竟然安静的叫人不敢相信。长安城的居民们从开始的惴惴不安,时刻警惕,最终把绷劲的神经放松下来。生活安定了,商业就发达起来,来酒楼的人就多了。孟老板今年冬天的生意特别好,没几天他和掌柜的就把那天的小插曲给忘记了。

    几天之后,阿娇带着几个贴身的侍卫正在长安街头上牵着马随意的溜达着,这几天没了刘彻在身边,阿娇从刚开始的清净变的无聊了。她又不能正大光明的抛头露面,一个人闷在上林苑已经是无聊的很了。韩嫣一直忙于军务,他的身份再也不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而是大将军了,阿娇也不能叫韩嫣扔下军务陪着她玩啊。那样的话自己真的成了昏君了。倒是李延年的到来,叫阿娇有了打发时间的办法。

    没了杨得意在边上愁眉苦脸劝着她不能轻易出去,成继对皇帝一向不敢违逆,听着阿娇说要出去,他也只能嘟着嘴给阿娇预备便服了。李延年被阿娇放出去收集民间诗歌,乐曲,几年下来李延年才外面回来了。他一回到长安就按着规矩来上林苑求见陛下。猛地从外地回到长安,李延年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听着这几天陛下打猎受伤,在上林苑养伤不见外臣的消息,李延年心里某个希望渐渐地暗淡下来。

    就在他感慨着自己此生怕是要庸庸碌碌无为到死了,忽然接到陛下要见他的消息。李延年和快的发现了陛下一直隐藏的郁闷和孤单,他想着来长安的时候见街上热闹繁华的景象顿时计上心来。他在阿娇跟前好好描述一番长安的繁华和热闹,请陛下出来散心。

    阿娇看着眼前热闹的气象满意的说:“不错,很有点升平气象了。再过几年,等着匈奴彻底安定下,西域开通了,我还要在长安好好地规划一番呢。”

    “陛下雄才大略,是臣和天下百姓苍生的幸事。陛下不如到前边的酒楼去坐坐,鼓楼大街上的孟记酒楼有酿制的好酒,虽然不能和宫内的琼浆玉液比,可是也有点乡野风味。陛下不妨去尝尝。”李延年在阿娇耳边推荐着孟老板家的好酒。

    阿娇对着饮酒不怎么喜欢,奈何这个身体的本尊可是个酒色之徒,阿娇想起要是刘彻听见这个话肯定要去的。她微微挑下眉:“是么,你离开长安几年了,却对着长安的市井了如指掌啊。”李延年忙着低下头,认真的说:“当初陛下提拔臣一个刑余之人做乐府都尉,就是叫臣去体察民风的含义在里面,诗三百里便是民间呼声,圣人做诗经也是为了警醒当权者。陛下雄才大略,自然深知民意的厉害,臣能为陛下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三生有幸,民意不仅仅在各地官员呈给陛下的公文里面,更在民间的俚曲小调里面。酒楼是个汇集三教九流的地方,其实陛下进去坐坐也没什么的。”阿娇听着李延年的话,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难怪刘彻那样喜欢李延年,人长得不错,精通音律还会各式各样精致的游戏,说话更是拍精巧的马屁。难怪李延年一家能盛极一时,叫同样是外戚的卫青和卫子夫一族都要避其锋芒了。

    你的话朕不领情,不过是说的还有几分道理。朕是天子,天下还有我不能去的地方么?阿娇扫视下李延年进了酒楼里面,李延年本想着自己一番马屁下来陛下肯定会觉得自己识趣,没想到被陛下亲口警告逾距了。李延年被阿娇的眼神看着一个激灵,他悄悄的擦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跟着阿娇的步伐跟着进去了。成继对着几个侍卫使个眼色,几个人立刻领会成继的意思,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周围的情形。

    阿娇昨早楼上的雅座上的,斜倚着窗栏看着外面的街景。忽然一阵马蹄声和人声从远处传来,阿娇仔细一看赫然发现是田蚡的车子正招摇过市,车子前后尾随着不少骑着骏马的随从们。鼓楼大街是长安最热闹的大街,路边上还有不少小货摊子,田蚡的车子竟然如入无人之境,一点也不知道避让行人。顿时街上大呼小叫乱成一团,阿娇微微蹙起眉,转过脸端起酒杯。田蚡并没像他说的那样老实的养马,看样子田蚡还真的是死不悔改,不知道何为低调了。

    “谁家的马,那样的好!”底下的谈话声传进了阿娇的耳朵。

    “还能是谁的,武安侯田蚡家的。现在马市上好马的价钱已经是天价了,就是长安城里面的皇亲国戚也没多少能用的起那样的好马。自从朝廷下了养马令,钱和好马都被田蚡拿去了!”有人怨恨的嘀咕着。

    “别胡说小心惹祸!”立刻有人打断了牢骚。

    “他现在只剩下爵位了,再也没了官职!再说这个能瞒住谁呢?陛下未必肯偏心自己的舅舅。他再也不是当初的武安侯了!”有人不领情,根本没把田蚡放在眼里。

    楼底下暂时安静下来,可是楼上的雅间气氛却紧张起来,阿娇顶着李延年,慢悠悠的问:“他们说的话是真的么?”李延年还想支吾过,去可是看见阿娇的眼神,李延年顿时不敢再支吾了,他心里踌躇下,实话便是田蚡依仗着是皇帝舅舅的身份和陛下叫他养马的旨意横行霸道垄断长安附近的马匹交易。但是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就得罪了王太后。他是要说还是不说呢?正在他发愁的时候,阿娇冷冷的声音响起:“好,这就说你出去几年位朕办的差事!”皇帝的声音像是尖利的冰碴子,一下下的刺进了李延年的心脏。李延年,你刚才的话呢?”阿娇早就察觉到了李延年的欲言又止,他这个滑头不想得罪太后,又想在皇帝面前卖弄,做出来个轻浮样子给谁?

    “这个,陛下息怒。臣在外面听了不少的风声,当初陛下叫武安侯培养良驹是为了将来和匈奴作战,可是武安侯手下的人逐渐的打着陛下圣旨的旗号,在民间搜刮良马甚至到后来垄断了长安附近几个郡县的马匹生意。这个都是武安侯身边的籍福做的,他是武安侯的门人,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武安侯的本意。”李延年被阿娇看穿了心思,再也不敢耍花招老老实实地说了他知道的实情。

    “你小子别胡说了,没看见最近武安侯门前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听说陛下不在未央宫中,我听着风声说,没准陛下此次出去就回不来了,到时候变天,太后自然奉为太皇太后,摄政的还是武安侯!你小子没看见最近不少人来武安侯家里拜访,你看刚才他不是正招摇的进宫见太后么?”一个人得意洋洋的宣布最新消息,听那个语气仿佛很为自己掌握第一手新闻感到自豪。

    阿娇开始还是带着微笑听楼下的谈话,可是听到最后她的脸色忽然变了。皇帝微服出行不过是个一般性新闻,长安的百姓顶多是升起八卦之心,嚼几天舌头罢了。谁知生出来皇帝不会回来的谣言,莫非是——阿娇心里猛地一缩,刘彻在外面莫不是淮南王打算有动作!

    阿娇眼神阴沉下来,她噌的一下站起来对着成继说:“你悄悄地把那个人给朕抓起来仔细审问清楚,他听见的消息是哪里传来的。立刻回未央宫!”没必要再进行游戏了,阿娇要看看到底是谁一直躲在幕后。

    “陛下,幸好找到了,原来陛下在这里!”公孙贺竟然一身官服直接闯进来“臣若不是看见陛□边的侍卫还找不到这里呢,陛下匈奴今天忽然大举犯境,他们从佯攻云中,趁着大军调动运动却突破了朔方的防线已经入关了。眼前匈奴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上郡,眼看着离长安不远了!”上郡离着长安只有两天路程,一夜之间竟然形式反转,难怪公孙贺举止失态。

    作者有话要说:事情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