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3章 故事需要华丽的结尾(二)

向阳开花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明朝奋斗史最新章节!

    公元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晴天。

    人是怎样的一种东西,这个已经说了很多遍。但是,人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人际之间的活动产生众多的事物。--《秘明》

    往事总是能够勾起人们很多的感慨来,因为经历了看透了,便也就更加的珍惜。

    现在,破败的城墙上三个人就坐在一起,看着周围的残垣断壁发呆。

    饶州府城外的野地上到处都是明军士兵,五道土墙已经被完全的推到。往地洞里面填塞泥土是行不通的,便只能将地洞上面的土地砸下去,然后在上面填满泥土,最后一群马在上面狂奔几个来回,便也算是完成了填埋。

    饶州府城是热闹非凡的,而加急的奏折文书还在去往京城的道路上。

    从江西到京城的直线距离有一千三百多公里,但是显然在现在至少也有一千五六百公里。而派出的人马说是八百里加急,但是现实中也没有这么快,所以奏折要到达京城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

    几日里,饶州府城的明军总算是将战争的气息彻底的消除掉了。出了城里城外破败的地方,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度假。

    士兵们每天干些活计,将领们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都指挥大人更是没有人知道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在江西布政使司派人过来后,又有大批的工匠物资运送过来,算是彻底的接手了饶州府城的管理。

    地方官府有人管理了,军队便不好再继续留在城里面的了。

    将领们大手一挥,便在离着城市不远的一处阳光明媚的野地上安营扎寨。

    坐在城墙上面,看着外面灯火通明的军营。朱明实在是搞不懂战争都已经结束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些军队士兵留在这里,就只是为了等待皇命。

    自己不可能真的每天都要跑到城墙上面去当一回建筑工人,朱明自己手上的伤还没有好。

    余下的日子里面,每天便早早的起来,跟着秦雄打几套拳使些适合自己的兵器。空闲的时候,便带着自己的一棒子亲卫浩浩荡荡的窜到潘阳湖边上钓鱼,实在是钓不到鱼的时候,便下雨去捞鱼,也算是一份惬意。

    中间好几次的时候,朱明都去找聂浩大,但是每一次都没有见到,似乎聂浩大这个时候已经不在饶州府城而是去了省城南昌府。

    终于,在战争结束的第十天的时候,聂浩大回到了军营中,这个时候的聂浩大已经是换上了一阵套的都指挥使大人的行头。

    而同聂浩大一起回来的还有一行太监并着锦衣卫。

    一大清早的,饶州府城外明军军营中的将领便被人叫醒。

    一众的高级将领齐齐的来到营门处。一行浩浩荡荡的数百人在聂浩大和一位很是健壮的太监的带领下,停到了军营门口。

    聂浩大回来了,各级将领自然是连忙上前问候。

    这个时候,人群中的朱明倒是对聂浩大身旁的那位中人特别的感兴趣。

    自己不是第一次见到太监这种人群,但是以往见到的就如同电影里面的一样,很伪……

    但是,这次见到的这位,从外向上看过去就和一般的人差不了多少,身体十分的健壮,甚至是比前面的聂浩大还要显得勇武一些。

    朱明好一番的打量这位公公,那人也是察觉到了人群中的眼神,疑惑的回视过来。

    见到一帮子黝黑的将领中站着一位年轻白净的少年将领,那位公公似乎是立马就辨别出朱明是谁,头也是微微的点点。

    嘿嘿一笑,朱明向着对方报以微笑点头示意。

    经过聂浩大的一番介绍,众人才算是知道了那位临头的太监究竟是什么身份。

    这位公公是司礼监太监王承恩,也就是这次来传达宣读圣旨的人物。

    在场的其他人自然是一阵喜悦,再等一会各自的封赏便能够知道了,这个时候又怎能不喜悦呢。

    但是,只有朱明一个人是感到格外的震惊的。因为眼前的这位随长得强悍有力却一脸和善的王公公自己是知道的,不外乎其他,就只是因为这位王公公是陪着某位皇帝一起吊死在树上。

    所有人都在欢声笑语的,自然是没有人察觉到朱明脸上的变化。

    但是,从大概知道少年身份的王承恩却是格外的留了一份心,自然也是看到了朱明的变化。

    看着对方看了过来,朱明心中一凝。这位王公公可以说是极具民族荣辱感的,当然现在的人们是不知道的,但是朱明现在立马表现的更加的恭敬。

    有些不明白只比自己小上几岁的少年是在想些什么,王承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办好的。

    明黄色的圣旨被王承恩从带来的一个檀木盒子里面拿出来,站在地上很有气势将圣旨打开,便开始洋洋洒洒的宣读皇上和朝廷这一次对于战胜的明军的奖赏。

    不管圣旨上写了什么,朱明自己算是只听到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和‘钦此’这两句话。

    京城里的公公大老远的跑到江西这种穷乡僻壤来宣读圣旨,所有人自然是要将钦差多留几日的。

    营中最好的厨子最好的食材都集中在了一起,只为了招待上差。这无关乎王承恩现在的地位高低,只是军中的人们必须要给朝廷看到一个态度问题。

    聂浩大已经是正三品的都指挥使了,暂时是升不了官的了,赏黄金千两,荫子嗣,武勋也加到了正二品的上护军,这已经算得上是格外的恩赐了。

    其他的指挥使、千户等等将领也各有升迁或者封赏。

    这一次朱明也得到了封赏,没有再被皇上给个什么把件玩意之类的。正四品的中顺大夫、领锦衣卫正五品千户职、武勋正四品的上骑都尉。

    值得商榷的就是,这一次的封赏朱明得来的都是些虚职。中顺大夫只是个文散阶,算是认定朱明是文官出身的、锦衣卫算是一种虚设职务、武勋是因为战功的积累。但是真正的官职还是一个管着一千来人的千户大人,甚至旨意上也没有说朱明究竟能不能继续做好千户。

    自己倒是没有郁闷,反正一直在朱明自己的心中不论得到什么都是自己赚到了,倒是一旁的陈大和秦雄有些不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