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白日飞升

墨江寒月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诸天从港综神探开始最新章节!

    自古劝进都要再三推辞,以显示自己绝无贪图权位之心,周翀根本不在乎虚名,果断答应,决定建号称帝。

    于是询问国号年号。

    “属下觉得可以继续称为宋,毕竟是前朝正统,教主驱逐蒙人,继承大宋江山,名正言顺,百姓也会支持。”

    周翀断然拒绝。

    什么国号不好,非要称‘怂’,就那君臣的做派,简直就是大一统王朝之耻辱,以后宋这个国号可以除名。

    “我倒有个不错的名字。”朱元璋深思熟虑后建言道:“既然咱们是出自明教,不如国号就称‘明’如何?”

    “好名!”明教诸人附和道:“明有清平之意,寓意极好,也可以预示教主驱除阴霾,重开日月新天之志。”

    明倒也不错的,可周翀不想拾老朱的牙慧,于是果断否决再议。

    “古有强汉盛唐之说,既然咱们都自称汉人,我看不如干脆叫汉!”沉思许久的徐达突然说出自己的意见。

    “准!”周翀一锤定音。

    选定良辰吉日,周翀设坛祭天,正式建元称帝,国号为‘汉’,年号‘天授’,并决定以次年为天授元年。

    明教众人各有封赏。

    既已建国称号,周翀立即下诏脱离明教教义,以中原礼仪和朝廷律法作为准则,不再以昔日明教教义行事。

    明教众人虽然感到错愕,但是慑于周翀的无上威严,及自身地位和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因此发生多大动荡。

    同时昭告天下,招贤纳士,各路人才前来投奔,一时文武大盛。

    文有李善长、汪广洋、朱升。

    武有张定边、冯胜、邓愈等。

    都属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周翀分别委以重任,令其施展所长。

    同时送还武当诸侠,月于回信,宋远桥代张三丰送来厚礼以示祝贺。

    杨不悔奔武当,杨逍大怒,于是告假前往武当寻女,月余送来奏本,杨不悔嫁武当殷梨亭,一时沦为话柄。

    天授元年一月。

    周翀派朱元璋和徐达分兵掠地,各领十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一路直指淮南和山东。

    一路直指襄樊和两湖。

    各路义军多出于明教麾下,只需周翀一纸召命,各地闻风而降,不过短短数月,淮南和两湖之地尽归麾下。

    此时大汉人口千万,兵马百万,已经属于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势力。

    天授元年六月。

    召令讲兵演武,以龙象般若功前三层功法为根基,融合诸多绝学创立锻体十式,选军中精锐,号‘龙武军’。

    七月。

    召集天下匠人,授以波斯新式火器制造法,制火枪、火炮、火箭等,选心灵手巧之士三万建立‘神机营’。

    十月。

    召张士诚投降遭拒,遂以朱元璋为帅领兵二十余万讨伐,水路并进。

    十二月进抵隆平府,张士诚降,鉴于他曾投降元庭,于是就地处决。

    二年五月。

    朱元璋领兵渡江,攻占集庆,周翀恢复其古地名健康,驻重兵威慑江南各势力,各路义军纷纷上表请降。

    九月。

    召令四川明玉珍降,遭据,遂以徐达为元帅,常遇春为先锋,冯胜、邓愈为将,领精兵二十万攻打四川。

    三年二月,大军进抵成都,明玉珍出城请降,大夏政权宣告灭亡。

    徐达出屯成都,平定四川各地。

    五月,召令于泉州港建立船坞,令工匠打造来自波斯的新式海船。

    四年三月,徐达领兵进抵云南,元军残部被歼,这块自大唐时期就脱离的土地,终于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五月班师,诸将多回。

    是月庭议,诸臣皆言开封残破,建议重修皇城,再造宫殿,周翀认为天下未平,不宜大兴土木,于是作罢。

    六月,群臣奏请选美人充后宫,周翀原本要拒绝,奈何家有皇位需要子嗣继承,于是择才德兼备者为皇后。

    七月。

    律法初定,官职完善,文武大臣爵位封赏各有差,又以明教中人不善军国大事,于是厚其爵禄,不领实事。

    李善长为左丞相。

    刘伯温为右丞相。

    朱元璋为左都督。

    徐达晋位右都督。

    五年二月,龙武军和神机营成,周翀下诏北伐,共三十万,兵分三路。

    朱元璋为右路,直指大都。

    常遇春为中路,攻打山西。

    徐达则为左路,讨伐关中。

    由于元军主力尽丧,各地守军早已成割据之势,各自为战,不堪一击。

    七月。

    三路大军报捷,徐达克关中,杀元大将李思奇,斩敌三万,俘敌五万。

    八月。

    皇子降生,起名为煊,大赦。

    九月。

    常遇春与朱元璋会师大都城,元帝不战而逃,汉军兵不血刃,虏元室宗人财富,捷报传入开封,举朝振奋。

    再有数月,各地皆平。

    六年。

    进军西藏,尽收其地,群臣以藏地偏远难行,特设驻藏大臣一名。

    七年。

    以北元常年侵犯边境,发兵二十余万出塞,徐达为帅,常遇春为先锋,张定边、冯胜、邓愈诸将皆从征。

    五月。

    神机营大展神威,破元主力,龙武军轻装急进三百里,奇袭王庭,俘获元主及宗室后妃数百人,饮马斡难河。

    北元灭亡。

    八年。

    征集能工巧匠,重建大都,以作为新的都城,并起名为‘顺天’。

    同年下诏减免赋税,息兵养民。

    九年。

    下召改革,行‘摊丁入亩’法,朝野哗然,有上书反对者,斩之。

    十年。

    首次开科取士,除考经典,又增时事等科,后又设工、商诸科目,广纳天下人才入朝,有反对者,尽皆斩之。

    十一年。

    下诏开海,鼓励商贸,泉州海军训练有成,巡视南洋,万国来朝,从此开启了大汉王朝的海上发展之路。

    十三年。

    徐达领兵西征,龙武军为先锋,击西域诸国,日行数百里,无人可挡。

    十四年。

    大汉舰队登上美洲大陆,首次发现这块不为人知的土地,同年返航,带回番薯、玉米等诸多农作物。

    十五年。

    灭高丽,海军东渡,与东瀛战于大海之上,大获全胜,杀敌数万人,三月登陆,九月东瀛灭亡,杀其天皇。

    十六年。

    朱元璋上奏各地官员贪污,请求清查吏治,周翀令其严查,揪出涉事官员数百,尽皆斩之,一时官场震怖。

    二十年。

    皇子煊年满十五,册封为太子,入主东宫,同年与徐达长女成婚。

    天授三十年。

    汉旗四海飘扬,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初步呈现盛世的景象。

    同年,皇后崩,周翀传位太子,年号文德,以期文治之效。

    ……

    武当山。

    已经年近一百四十岁的张三丰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客人。

    “见过皇上。”

    “张真人免礼,我已非皇帝。”

    “那我便斗胆称一声道友了。”

    “请便。”

    “道友此来作何?”

    “论道。”

    “如何论道?”

    “说来简单,接我一掌。”

    周翀一掌拍出,却无任何威力,就像是普通朋友家打招呼一般。

    张三丰同样是如此。

    双掌相交,毫无波澜,但周翀和张三丰的精神却瞬间交织在一处,都看到了对方想让自己看到的东西。

    “破碎虚空,化虹飞升,多谢道友为我点明道路。”张三丰真诚道谢。

    “不必,我也得到了你的所学,如此算来你我谁也不算吃亏。”

    “哈哈,甚妙。”

    张三丰哈哈大笑,笑声引来了武当诸侠和一众三代弟子观看。

    “远桥,现在由你任武当掌门,要秉持门规,将武当派发扬光大。”

    “师父您……”

    “不必多问,为师去也。”

    张三丰纯阳无极功百年修为,早已成就至阳无极,只是差一个契机便可以破碎,与周翀交流后自是水到渠成。

    “道友,先吧!”

    “破碎之道,何分先后!”

    二人相视一笑,身上绽放金光,待众人睁开眼睛时早已无影无踪。

    武当诸侠无不愕然。

    大汉太祖与武当掌门张三丰于武当金顶白日飞升,自此成为江湖美谈,武当派也因此成为新一任武林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