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来自绣衣使者的消息

而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最新章节!

    刘表听好友尚书卢植一番讲述,也了解到刘备离开京师洛阳的缘由,自此刘表与卢植冰释前嫌,关系恢复如初。

    同时通过卢植的讲述,刘表也了解到小老弟刘备,现今已然出任冀州中山国安喜县长之职。

    刘备任职的中山国安喜县,离皇帝刘宏的老家河间国饶阳解渎亭很近,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刘宏暗中安排的。

    原本历史上刘备还得三、四年后,参与平定张纯叛乱,再加上此前平定黄巾叛乱的功绩,方才能够得授安喜县尉一职。

    现今时间非但大大提前了,刘备更是担任了更高一级的安喜县长之职,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吧。

    随后刘表又手书一封,送往冀州中山国安喜县的刘备处。

    一来,表明已经了解事情的原委,并不怪罪刘备离京避祸之事。

    二来、刘备所受的委屈,宗亲一系已然尽知,定然会为他出这么一口恶气。

    三来,待局势安稳之后,盼刘备能再回京师洛阳,宗亲一系也定当着力培养于他。

    安排好小老弟刘备的事情,刘表又与蔡邕、卢植等人交谈一番,方才送众人离去。

    待刘表去寻叔父刘焉及一众公卿之时,却是得知一众公卿已然散去,同时叔父刘焉也让刘表忙完之后,直接去书房寻他。

    待刘表到得书房之时,却是见得不少侍卫将书房周遭把守得严严实实。

    而从这般阵仗来看,也知道刘焉、刘虞、刘洪三位叔父,目下正在商讨的事情是何等重要了。

    见得刘表前来,一众侍卫倒也并未阻拦,反而还有人替他叩响书房门扉。

    “大人,高平侯到了!”

    听得书房外侍卫的禀报,刘焉的声音也随即从书房中传来。

    “景升且进书房来,其余人等不得靠近书房三丈之内。”

    一众侍卫闻言,尽皆后撤到三丈开外,并禁绝再有人前来。

    而刘表见得这番阵仗,不禁心头一紧,貌似此时书房之中商讨的事情,比自己想象之中还要来得紧要,要不然也不需要这般谨慎了。

    待刘表进得书房掩好房门,只见得刘焉、刘虞、刘洪三位叔父正襟危坐。

    而几人跟前,则是一名躬身侍立、身穿绣衣、面色有些阴翳的中年男子。

    “莫非这便是大名鼎鼎,未曾谋面的绣衣使者?”

    看着眼前身穿绣衣的男子,刘表心中不禁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然而还不待刘表确认,太常刘焉便已开口说道。

    “此乃我宗亲一系帐下的绣衣使者,景升既然来了,便一道听他讲讲近些时日这洛阳之事吧。”

    绣衣使者乃是汉武帝刘彻首创的情报部门,后世鼎鼎大名的锦衣卫等特务机关,便是仿照绣衣使者建立的。

    此前太常刘焉也曾说过,等刘表登九卿宗正之职时,便会把绣衣使者交到刘表手中。

    此番能够提前了解到绣衣使者刺探到的消息,也算是提前熟悉业务了,刘表又怎能不喜。

    是故刘表自是躬身拜谢一番,随后便跪坐一席,准备听听绣衣使者带来的情报。

    待刘表也坐定之后,绣衣使者自是躬身一拜,随即讲述起刘陶、刘宽身死的秘闻。

    “四月十三,谏议大夫刘陶因黄巾叛乱、凉州叛乱等原因,再度弹劾以张让、赵忠为首的一众阉宦。”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自是让众多门生故吏跟风弹劾,眼见朝堂倾轧在即,陛下方才将谏议大夫刘陶关入北寺狱,并平息朝堂纷争。”

    “按理说一众阉宦,也不会失心疯的暗害谏议大夫刘陶,但次日却传出谏议大夫刘陶,被一众阉宦拷打致死的消息。”

    “北寺狱乃一众阉宦心腹之地,就连我等绣衣使者也未能渗透进去,而谏议大夫刘陶身死,这等惊天的消息又是如何传出来的呢?”

    “事后我等多方查探,有一名供职于北寺狱的小黄门死于自家宅院之中。”

    “最后查实那个小黄门,乃是出身于豫州汝南郡,极有可能是汝南袁氏安插在阉宦之中的棋子。”

    “至于这名小黄门是汝南袁氏杀人灭口,亦或是阉宦一党栽赃嫁祸,却是不得而知了。”

    “待谷城门侯刘洪大人与一众宗亲子弟,迎回谏议大夫刘陶尸身之后,自是严防消息被病重的光禄勋刘宽大人知晓。”

    “可谁知给刘宽大人送药的侍女,却是将刘陶大人身死的消息透露了出来,刘宽大人听闻之后,自是气得呕血而亡。”

    “随后那名侍女便投井自尽,而我等也探查到这名侍女的父母以及幼弟,尽皆死于城郊家中的大火之中。”

    “这名侍女极有可能是被胁迫的,只是她投井自杀之后,她的父母以及幼弟依旧被杀人灭口了。”

    绣衣使者之言,自是让刘表眉头直皱,不过刘表此前的种种疑惑,现今倒也有明了之感。

    原来谏议大夫刘陶身死的消息,是出身汝南郡的小黄门传出来的。

    而严防死守的消息,却又被府中侍女告知了光禄勋刘宽,这才引得刘宽叔父气急呕血而亡。

    只是不知这两件事情,到底是汝南袁氏在使坏,还是一众阉宦在栽赃嫁祸。

    而太常刘焉听得这些消息,自是面色阴沉的直接问道。

    “你便直说吧,那小黄门以及侍女之事,是不是汝南袁氏干的?”

    绣衣使者闻言,稍稍迟疑之后,自是躬身再拜。

    “据目前情报而言,至少应有八成把握,若是再有十天半个月,属下定当彻底查实这两件事情。”

    刘焉闻言,自是气极而笑道。

    “好、好得很,这汝南袁氏真是活腻歪了。看来老虎不发威,还真有人把我宗亲一系当病猫啊。”

    “明日午时,把所有汝南袁氏一系贪赃枉法的罪证,送到老夫跟前。老夫不撕下你汝南袁氏的面皮,老夫就枉姓这刘字了。”

    太常刘焉气急怒骂一番,随后却是又对绣衣使者说道。

    “对了,日后所有情报也送一份,到景升的高平侯府去。”

    绣衣使者闻言,自是朝着众人躬身一拜,随后便躬身退出书房。

    而刘表听得日后还能逐步接收绣衣使者的情报,也自是朝着叔父刘焉拜谢一番。

    同时刘表也将刘备离京,以及张氏、杜氏、李氏退婚并依附汝南袁氏之事说出。

    刘焉闻言,自是又气笑了。

    “真是什么猫猫狗狗,都敢欺辱我宗亲一系了,景升且宽心,叔父定为刘备出这一口恶气。”

    “对了,原本老夫决议午后,我宗亲一系全部入宫面圣,请求陛下惩处一众阉宦。”

    “现今既然很多事情都是汝南袁氏在推波助澜,老夫又岂能随他们愿。”

    “不过刘陶贤弟,毕竟是死在北寺狱中,刘宽兄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惨死。”

    “我宗亲一系无论如何,也要跟一众阉宦算这么一笔账的。”

    “这样吧,待用过午饭之后,刘洪继续主持刘宽兄长和刘陶贤弟的丧事,伯安与景升二人,随我一道入宫面圣便是。”

    刘洪、刘虞、刘表几人闻言,尽皆躬身应诺。

    汝南袁氏在暗中推波助澜,无疑是希望宗亲一系与一众阉宦死磕到底,他们好从中渔利。

    太常刘焉明了他们的龌龊心思,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愿。

    只是刘陶、刘宽毕竟是因为一众阉宦而死,宗亲一系无论如何还是得表明自己的立场的。

    此前宗亲一系所有人等尽皆入宫面圣,多有逼宫之嫌。

    现今只有太常刘焉、宗正刘虞、南阳太守刘表三人前去,也无非是要皇帝刘宏惩处一众阉宦的态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