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密信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书迷楼 www.shumi.la,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乐进对于困守襄阳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困守襄阳时被一个巨船连轰,这属实是有点没想到。

    寻着间隙,亲兵的尸体已经收敛好,而那杀死亲兵的巨枪也被小心翼翼取了下来,被乐进握在手中,沉默不语。

    拿在手中当枪槊使都稍显吃力,如此巨物能从关羽船上射出,贯穿四人劲尤不绝还能钉入墙中。

    乐进心里就一个想法非人力所能及也。

    环顾四周,巨舟的这一波齐射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但切切实实将士气射入了谷底。

    乐进每次打仗都是冲在最前,擅长的永远是斩将夺旗先登破城。

    而现在他总不可能拖一条小船过来,划着船朝关羽发起冲锋吧

    一时间倒是有点暗恨都是骑将,你跑去研究水师做什么

    而且那刘备有什么手段,竟让江东为他造如此巨舟

    这孙侯对刘备,送江陵送亲妹送巨舟,怎么不将江东也送与刘备

    不过抱怨归抱怨,襄阳城还是得守。

    让襄阳军松了一口气的是那天一轮齐射后,这巨舟便靠近了樊城。

    虽然樊城是兄弟城池吧,但折磨兄弟好过折磨自己。

    但若是樊城破了,那襄阳可能也守不久远,故而襄阳守军的心情还挺奇妙的。

    甚至有些士卒已经不敢和他们将军对视了。

    乐进对此都看在心里,也因此巡城更加频繁。

    他也在寻找战机,一个能够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战机。

    至于樊城那是真的顾不上了。

    赵阿不懂乐进的感受,他只是觉得这和自己想象的战争并不一样。

    幼时在秭归城是听老人讲过战争的,不过那时是黄帝战蚩尤,老人们说的老精彩了,让赵阿一时神往。

    但后来李公逃过来后,讲的战争让长大的赵阿头皮发麻。

    割耳算功,杀民诬贼,强掳屯田,以及屠城、屠城还有屠城。

    而在经历了机缘巧合进入关将军的水师之后,赵阿感觉

    这打仗挺累人的。

    白天需要待在船舱中蹬车,晚上又要登小船,来往当阳和樊城水面输送那大到吓人的弩箭。

    听袍泽说,这艘巨船齐射的时候,比张将军怒吼还要吓人,但可惜赵阿都没见过。

    他只在夜晚时候才从远处欣赏过这艘沉睡的巨船。

    庞大,安静,杀机凛然。

    赵阿有点喜欢它了,白天在上面做差,晚上在上面睡觉,就像自己和袍泽们的新家一样。

    秭归时惦记的娶媳妇如今赵阿已经不着急了,如今惦记的是想学学怎么维护大三弓,因为那样月钱还能再多一百。

    大三弓是士卒们为弩炮起的名字,因为是三张巨弓叠在一起,这个名字简单好记,而且没有那么难写。

    就在这日复一日累人的生活中,有一天赵阿正在下面蹬车,便听到上面有人欢呼

    “城破了城破了”

    事实上樊城现在是个什么样子赵阿都没清楚见过,但不妨碍他一起欢呼。

    因为破城算功,而有功,就有赏钱。

    于是当天晚上赵阿再次与袍泽驾船去当阳取箭时,从樊城出发时载了满满一船手被绑在一起的人。

    也直到这时候赵阿才看清楚了樊城,它沿江的一面几乎已经成了一个刺猬,城墙破了好几个角,下面还垫了土堆,很容易就能攀爬上去。

    手被绑在一起的人脸色颓丧不安,还有对巨船的惊惧,但这些赵阿都不关心。

    因为他忽然想起来忘了问长官,送这群人去当阳的船钱,谁出

    赵阿因为不能收船钱的失望,关羽是不知晓的。

    这位美髯异常显眼的将军此刻站在樊城上,欣赏着在江上安静蜷卧的大船。

    “攻城还是难。”关羽低声道“弩炮对于此等坚城,无论城墙亦或城门都无能为力。”

    徐庶指了指关羽,笑出声

    “此等易守难攻的坚城,七日而下已是匪夷所思,关将军竟还不满。”

    关羽神情很是认真

    “襄樊无船,巨舟尽可抵近瞄准城墙头射击,面对一面无人敢守城墙,七日而下已是极慢。”

    徐庶也不反驳,伸出头瞧了瞧道

    “只是没想到还能以弩箭钉城墙,攀援而上。”

    受限于工程技术,这种夯土城墙的底部能有五六米厚,越往上越窄,故而站在城墙顶上看,墙面是一个极为陡峭的斜坡。

    而此时钉满弩箭,大可拽着作为凭依轻松爬上城头。

    将这个想法记在心里,徐庶回头笑道

    “云长水淹七军时若是能攻襄樊任意一城,恐怕结局大不相同。”

    关羽不做评价,叹了口气说起来另一个话题

    “那樊城就交由军师来修缮”

    徐庶点点头,这也是事先说好的,他看着关羽一步步下了城楼,然后将偃月刀插在一旁,俯身将一具荆州兵的尸体抱起来送到了一面关字旗下面。

    这里已经放好了数十具尸体,有士卒用板车将这些袍泽一一送回船上,最终都要运回江陵安葬去。

    徐庶幽幽叹了口气,樊城守军仅万人,是一个已被枭首的刺史组织守城。

    而在徐庶的建议下,借着巨船之利对着樊城滥射四日之后方才上岸,随后修筑了一日土堆之后由关将军带领攻城。

    挟巨舟之威,最终阵亡二百多人,俘近八千,已经是一场难以想象的胜利了。

    但终归还是小民客死他乡,且与汉人征伐的尽是汉人。

    拍拍脸,将这些“光幕后遗症”暂时压下,徐庶随即大声呼喝组织士卒们修缮樊城,接下来他们要在此打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了。

    打扫樊城,静待曹军。

    而对曹操来说,今年的坏消息真是一件接着一件。

    移师许都第一件事便是用几颗人头简单粗暴镇压小皇帝不该有的心思后,虽然此举让一直在许都处理事务的荀彧颇有微词。

    但曹操已经顾不上荀彧的感受了,因为襄樊的数封军报传到了他手里。

    樊城丢了,与这个消息一起被送回来的还有于禁的疑问还要支援樊城吗

    而在简单分析了送回来的消息情报之后,曹操便有些恼怒,让你乐文谦死守襄阳,没让抽调樊城的粮草和预备部队尽驻襄阳

    虽然从当时想法来看倒是没错,但如今不过短短七日樊城就丢了,不是你乐进的问题难道还是已被斩首的刺史的问题

    骂虽骂,但至少襄阳定然难失,既如此就有了支援樊城的理由。

    而此时曹操的感情就更加复杂,既喜且忧。

    喜和忧的都是同样一件事他曹操对关羽的判断没错。

    于是在许都研究形势之后,便有精骑从许都北上,要去往邺城调兵调粮。

    而许都的驻军除了必须留下一军城防之外,其余也皆尽开拔,奔赴樊城战场。

    虽然如此一来粮草也就只够坚持二十几天,但曹操并不是很担心。

    从起兵至此,类似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了,已经有充足的经验了。

    而且曹操看着手中的密信,脸上有点疑问

    “刘备在益州尽征大姓田产,故而他们愿意联合起来,重迎刘季玉归益州,因此向我求助”

    荀彧点点头道

    “益州姓鄙,且此联合之辈更鄙。”

    一个鄙字道尽荀彧对于益州所谓大姓的看法和态度。

    曹操觉得一点都不鄙,几乎不用思考,这封密信便被递给荀攸

    “送到河北,他们应该知晓其中的意思。”

    这便是要大姓献粮了,之前曹操还正愁找不到理由,但刘备此举反倒是帮了他一把。

    这群大姓简直将地产看的比自己亲儿子还重要,怎肯轻易舍人

    而另一封密信

    “孙权面对关羽出兵,毫无动静,且于江夏增兵”

    曹操琢磨着其中味道,只觉得这南方越来越有意思了。

    本章完